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凯发官网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机械学院优秀研究生标兵采访

发布时间:2017-11-07 点击数:

2016-2017学年优秀研究生标兵公开答辩评审会在2017年10月12日举行,最终凯发最新登录网站共三位研究生获得2017年度“优秀研究生标兵称号”。

李乃鹏(博士)

\

Q:请问一下您在这12篇的发表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有什么经验能分享给大家的吗?

A:首先,发表SCI需要一定的工作积累。我的第一篇是在博二的时候发的,期间经历了两年的时间才被录用,所以第一篇SCI写的时候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刚开始写的时候英语不是很好,前前后后修改了十次才被录用,并且还被两个期刊拒过。但导师鼓励我不要放弃,要把工作根据审稿人的意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其实,审稿人对你提建议的过程,就是在知识层面上交流的过程。他们都是专业领域里比较资深的专家,他们提的意见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迅速捕捉到到底缺陷在哪儿,在以后处理相关工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在写作或者投稿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你只要确定自己的工作创新性足够、研究可行,最终肯定能克服各种问题,最终一定会被录用的!

陈超(博士)

\

Q:您在论文发表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有什么经验和建议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A:论文的写作发表,包括科研工作的开展,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创新性。一定要针对所在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并且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措施。

目前有些棘手的难题是国内外同行所熟知的,针对这些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不仅有利于发表文章,还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国际影响力

在做科研,写文章的时候,思维要活跃,敢于创新,敢于去走一些前人没有走过的过,去尝试一些前人没有试过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学科交叉,往往我们本学科遇到的难题,可能很久都没有攻克,但是适当地引入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许能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Q: 您在科研中怎么能长久的保持热情?

A: 科研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的时候人的热情会受到打击,这是人之常情。(1)在科研中碰上困难,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科研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难题,又不断解决难题的过程。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是对你的磨练。所以,要把遇到难题又解决难题,当成科研的一种常态,这样的话,慢慢地就能以平常心来对待遇到的科研难题了,进而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科研问题的方法了。(2)保持对科研的兴趣。其实,我们机械学科所针对的问题往往都是工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尤其是看到自己的想法,转变为“图纸”,进而再转变为“实物”,最后落地在工厂里进行生产的时候,是格外令人激动的。(3)懂得“放空自己”。有时候遇到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可能长时间都解决不了。这个时候要学会放空自己,不要硬是陷入到思维的定势中。因人而异,可以选择去打篮球、长跑,甚至是玩一些电子竞技游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放空自己。等到放松的差不多了,再回过头了重新分析考虑面临的科研难题,这个时候往往会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我的导师赵升吨教授就特别喜欢带领我们去打篮球,不仅可以放松自己,还有助于锻炼身体。

Q: 您平时科研的方式?或者您拿到优秀研究生标兵是我们的榜样,那您对其他比如新入学的研究生有什么建议嘛?

A: 我们的科研总结起来就是要善于创新,敢于实践,勤于动手。其实,我们的研究工作往往并不是穿着白大褂在实验间里做实验,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到生产车间里去加工、调试我们自己设计的机械设备,比如说我参与的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无油泵液压机、热模锻压力机等项目,我们都需要深入生产一线去测试设备,开展实验等等。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就是要面向祖国的发展需要,面向实际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为目标来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

另外,要学会团队合作。一个人的优秀离不开团队的支持。一个人,可能走的快,一群人,必然走的远。要多和团队的人交流,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做研究、做实验时,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进展快。

我的导师赵升吨教授给我们的四句话:翱翔前沿,交叉融合,循序渐进,宏大刚毅。要多去看前沿的研究,看前沿的知识,同时要学会多学科交叉,多知识点交叉,在做科研时,要厚积薄发,循序渐进,打好基础,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励志向上。这四句话教导着我们,鼓励着我的科研工作。

常金科(硕士)

\

Q:好多同学既想在科研上有好的成果,又想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您对学弟学妹们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不管是科研成果还是实践锻炼都是没有捷径的,建议大家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慎重选择努力的方向,排好事情的优先级。在时间和精力分配上遵从自己的优先级,在更优先的事情上付出很多。

比如我想要在科研上有所作为,就会侧重科研和学习,其次是学生工作的能力锻炼。但对很多即将进入工作的同学来说可能实习和实践等的优先级更高。因此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更加侧重实习实践。

按照时下流行的行动清单,假设大家工作效率都一样,我找到了两个方法:1.找到一个每天有48小时的地方学习。2.少睡觉。我目前主要是实践方法2,方法1还在探索阶段。

Q:您是如何培养自身科研素养的?

A:首先我很清楚我还谈不上有什么科研素养,我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这方面能力。我只能聊一下我在课题实践当中导师们对我的一些指导。

1.培养看论文的习惯和总结的习惯。这是我初入课题组导师对我的教诲,我至今也铭记在心。我尽量做到每周定期多次检索相关最新文献,在看到好文献的时候能够深挖其引用的文献。有条理的管理自己的阅读文献库,定期进行整理总结,对所从事领域的各方面最新知识和技术参数熟记于心。

2.关注细节。导师在这方面的要求我感触比较深。不仅是在实验设计阶段仔细思考,规划实验成功和失败的对应方案。而且要在实验结束后仔细思考结果与实验预期的差别,分析其中原因。

3.主动承担有挑战性的任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一方面是导师对我们的要求,越有挑战的课题越容易有成果。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要求,逼自己挑战不擅长的领域更能增长能力。我自己很清楚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提高,因此我会逼自己挑战一下英文综述,创造不得不中、英文演讲的机会,报考有挑战的考试来推动学习等等。

看完这些干货,同学们是否燃起了对科研浓浓的兴趣呢。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凯发最新登录网站 - 凯发官网首页     站点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