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他在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Science 子刊 ScienceAdvances 连续发表的2篇学术论文,论述了其在光流体操控生物分子和纳米颗粒领域所取得的进展。
光流体技术的惊鸿一瞥
十年前,施宇智考入西安凯发最新登录网站,成为了一名机械硕班的一名本科生。四年后进入硕士阶段,次年九月硕博连读转博进入博士阶段学习。而看似科研之路如此一帆风顺的他和让他获得如此成果的科研方向——光流体技术结缘,则是在本科的大四的时候。在聊到那个阶段的时候,施博士依然饶有兴致,像是在谈一段不期而遇的相识一般,巧合又像是命中注定。
他说:我是本科毕设的时候在刘爱群老师的指导下接触到了光流体技术。2011年第一届光流体国际会议由西安交大主办在西安召开。在会议上初步了解了光流体技术,觉得这个技术很有趣,将光和微流体的美结合在一起。既有两种学科的美,又有很广泛的用途,这是吸引我的地方。
施宇智在高中的时候就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像每个拥有梦想的理科生一样,他开始努力的学习数理知识,偶尔还会自己深入学习,推导和发现特殊的物理数学图景公式。而到了大学之后,宽松的环境给了施宇智更多的自由,他利用那些自由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科研兴趣。而在课余时间,施宇智喜欢长跑,这为他带来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也锻炼了他在工作上的韧劲。
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对自己本身科研的自信,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施宇智博士的第一印象。他们在一开始就把“国际高水平”定为自己的目标,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是选择努力克服,而不会动摇要发表高质量成果的目标。
当被问到取得这样的成果有着怎样的感想的时候,施博士用了预期之内来形容。他说:“曾经研究一个课题超过一年吧,发现了无法解释却特别的实验现象,无论怎样还是测不出结果,就只能不了了之。”从言语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施博士的对当时的沮丧和五味杂陈。在这一点上,我们大部分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是一样感同身受。当失败的沮丧从脚底涌上来,把五彩斑斓的世界染灰似失败的实验结果,是每个科研工作者想到都会反胃的艰难困苦。
题为“Sculpting nanoparticle dynamics for single-bacteria-level screening and direct bindingeffi-ciency measurement”的论文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9(1):815],报道了一种新型的能够在光流体晶格中精确操控颗粒跳跃以及对抗体抗原进行删选和测量其结合强度的技术。
题为“Nanometer-precision linear sorting with synchronized optofluidic dual barriers”的论文发表在 Science Advances [2018.4(1)],介绍了利用新型光镊系统达到具有纳米精度地分离纳米颗粒和生物分子的技术。
对于困难和坎坷,施宇智博士并没有什么奇技淫巧,“坚持”是他提到的最多的词。他如是说:一个问题,一个礼拜解决不了,就搞一个月,搞半年,甚至是一年,只要坚持,总会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需要靠几年时间的磨砺,当然对科研的悟性灵感也是很重要的,很多东西没有一定的悟性灵感,根本想不到很巧妙的物理科学概念。
施宇智博士提到了对他指导和帮助最多的四位老师——西安凯发最新登录网站的陈天宁老师、吴九汇老师、刘爱群老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仇成伟教授,这些老师看似轻易地点拨往往是对学生莫大的帮助。老师的指导加上自己的坚持不懈,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与光流体技术有关的未来
施宇智认为,光流体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在论证这一点上,施博士不忘引用文献来充实他的观点。
「最近中科院纳米所和北京大学分别在《自然通讯》和《自然纳米技术》期刊上发表了最近光流体芯片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而将光流体操控技术引用到实习的细小生物分子,例如细菌,病毒,外泌体以及DNA的检测,分离,和研究分子间作用,有利于精密医学的诊断等,也是其中重要的生物医学应用。」
「我今后还会在光流体操控生物分子方面更深入的研究,并且会涉及一些特殊的材料;研究特殊材料产生的特殊的光学力的作用;在生物分子操控方面,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平台来对更细小的病毒和DNA进行删选,检测等等。」
当谈到自己的未来的时候,施宇智博士当然不会离开与之陪伴了十年之久的科研工作,而且,他也一直将与他共生了十年的交大挂在了嘴边。
「我的未来?未来还是希望在学术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母校争光,为交大创新港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接下来计划做一两年左右博士后工作,开展更深一步工作,以后希望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吧。」
在这个众人仰望星空的时代,他始终用脚踏实地追寻着属于他自己的那片星空。
施宇智博士谈科研
科研是要脚踏实地,要充分学习各方面的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技能上去了,再加上对自己学科的理解,出成果是早晚的事。目前交叉学科的研究具有更深远的应用价值,也容易产生出色的研究成果,例如光流体学科,目前跟生物医学结合是一个主流趋势 ,也是价值最广的领域之一。
如果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科研能力充满信心的,不妨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要为了一点点研究成果而沾沾自喜,要看得远,看到这成果背后有没有更深一步的物理,有没有改进和挖掘的潜力,争取做出最大的产出。另外,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坚持,好的研究成果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砺。
可以培养一两个自己拿手的体育爱好,平时多锻炼身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体育可以锻炼自己的心智。
平时多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多跟高水平教授学者交流,有时候一次的谈话抵得上一个月自己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