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学校“爱国、奋斗”为主题教育活动安排,促进在创新港内涵建设,做“西迁精神”新传人,10月20日至21日,机械学院党委组织赴红旗渠进行实践学习,学院20余名党员参加学习。
在10月20日的开班仪式上,机械学院陈天宁教授、党委委员张新功同志讲到,对红旗渠事迹耳熟能详、仰慕已久,非常期待能亲身感受,红旗渠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10月21日,机械学院党员们参观红旗渠纪念馆、观摩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闸,走红飘带、水长城,在红旗渠总干渠青年洞段进行现场学习,观看了红旗渠再现当年打钎、排险的情景。
“红旗渠”, 是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三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在实践学习中,党员们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着当时修渠人民用的铁钎、铁锤,还有为了节省经费,林州人民在党委领导下自力更生,开展生产运动时用的推车、农具,伫立在铁钎、铁锤前,走在红旗渠边用道路上,仰望太行山绝壁,脚踩渠边路,看着潺潺的渠水,仿佛追溯着历史的足迹,回到了那热血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仿的震撼场景,听到了当年的铁锤敲打声,感受到了浴血奋战的情景和共产党带领下的林州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生产的高昂斗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短短两天的红色之旅,胜过千百堂政治课,党员们感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和心灵的震憾。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斗志,又彰显了中原大地的德厚流光,既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凸显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这种精神有着巨大的震憾力和穿透力。凯发最新登录网站的西迁精神与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当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不畏艰难,无私奉献。
附:
太行误隔苍生念,穿山凿壁把天战。
山河重整世无难,两贵带路民有盼。
十万儿女立奇志,千里天河写鸿篇。
备进鼙鼓今尤响,红旗渠头旗更艳!
(诗作者:王永泉)
新闻作者:刘晓蓉
图片作者:刘翔、要义勇等